欢迎访问:黄梅戏在线!弘扬黄梅文化,发扬黄梅精神! 祝全国戏迷朋友万事如意,阖家幸福!

湖北黄梅-黄梅戏发源地。湖北黄梅戏-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The first batch of state-level non-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.

赞助商广告

首页  »  新闻首页  »  艺术片  »  黄梅戏艺术片074《南瓜记》

黄梅戏艺术片074《南瓜记》

编辑日期:09-07   来源:新浪博客   作者:   

黄梅戏艺术片074《南瓜记》

转载:老排长



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,由南昌民间的"茶灯"和"十二月采茶调"组合而成。后又吸收了"南瓜记",合称为"南昌四大记"。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。

南昌恶霸王寿庭仗势欺人,无恶不作,一日效游见丁文选之妻杜兰英美貌,使施计霸占,一计不成便强抱回府成亲。知县高志凌得知与夫人商议,高夫人施 计,智审王寿庭,使其夫妻团聚,此剧在江西一带广为流传。

高安采茶戏《南瓜记》

http://tieba.baidu.com/f?kz=144683965

高安采茶戏传统剧目。原为上下本,建国后,由石凌鹤改编为一本。故事叙南昌秀才丁文选,妻杜兰英家境贫寒。一日,恶霸寿廷带领家奴三张咀从丁家门前经过,杜误将水溅在王的身上。王见兰英貌美,欲霸为妾,便与三张咀合谋,伪造账本,诬丁负债未还。逼其将妻抵债。适逢当朝太师朱轼,字若瞻(高安县人),奉旨回家为母祝寿。途经南昌,微服私访,以察民情。一日来到刘老二店中,忽闻哭声不断,便向刘老二询问,刘以实情相告,朱即在白扇上写下状文,命刘到南昌县告之。南昌县令高志凌,见太师写的状文,哪敢怠慢,但又慑于王寿廷乃江西巡抚的义子,南昌大小四十八个衙门都与王有私交;可又打听到寿廷已将杜氏抢入王府,即日就要成亲。在情况危急之际,只好一面命自己夫人前往王府,假托闹房,以阻止王奸污杜氏,一面请朱大人亲审此案,最后将王定罪服法。朱大人与老母祝寿之日,南昌大大小小官吏都往高安贺寿,朱用文选送来的南瓜熬成稀汤宴客,以示为官必须清正廉明。

此剧1960年高安采茶戏剧团排练演出,杨炳辉导演,音乐设计刘敏涛,舞美设计汪萍,陈崇禾饰朱轼,漆正堂饰丁文选,彭金花饰杜兰英,罗运憨饰高志凌,饶云饰刘老二,付甫饰演丁文选,鲜于文英饰演杜兰英,熊湘辉饰演王寿廷。同年,江西广播电台全剧录音,中央广播电台联合录制全剧磁带。剧本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。1981年又收入《石凌鹤剧作选》。1994年月10月由中央电视台、江西电视台、高安电视台、高安人民政府联合摄制成高安采茶戏《南瓜记》电视片,在中央电视台播放。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,由南昌民间的"茶灯"和"十二月采茶调"组合而成。后又吸收了南... "南瓜记",合称为"南昌四大记"。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。

高安采茶戏《南瓜记》是怎么来的?

http://www.gaoan.net/bbs/read-htm-tid-20281.html

帝师,皇帝的老师。帝,本文指的是清代为帝60年、创“乾嘉盛世”的乾隆皇帝,在这指的是乾隆皇帝的老师高安人朱轼。在高安,至今流传着和乾隆的故事。

朱轼在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担任大臣,是三朝元老。皇子爱新觉罗?弘历(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)初入学,雍正命朱轼为师,在懋勤殿设讲坛,行拜师礼。朱轼对弘历的要求很严,边雍正也觉得过份了,就对朱轼说:“教也为王,不教也为王。”意思是说,对皇子,教育他做王,不教育他也做王,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呢?朱轼答道:“教则为尧舜,不教则为桀纣。”意思是说,教育好他,就可以使他做尧舜那样的贤君,不教好他,就会成为夏桀、商纣那样的暴君。雍正见说得有理,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,乾隆做了皇帝后,非常感激和尊重他的老师,曾亲自到高安来问候朱轼,朱轼用四盘二碗宴请皇帝,菜谱是:腊肉、肉皮、粉丝、闽笋四盘猪脚或冻鱼,肉圆子或薯粉圆子为二碗。这种筵席,一直在高安流传下来,人们称为“朱公席”。朱轼崇尚节俭,以南瓜接待地方官为母贺寿,除暴安良的故事,同样脍炙人口,《南瓜记》演唱其事。

朱轼在高安可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显赫人物,他字若瞻,号可亭,公元1665年生于高安村前艮下朱家的清贫人家。他从小聪敏勤学,7岁时,有人指木匠锯板,叫他作“八股文”的“破题”,他应声答道:“送往迎来,其所厚者薄也。”破题是八股文的开头部分,要为圣人立言,要提起下文,朱轼的破题从表面上看,讲的是锯板,送过去拉过来,使厚的木材变成薄板;从句里面的意思看,破题中活用了古人的话,也可理解为人情冷暖,随着地位情况的变化,深厚的友情也会变得淡薄,这就含有更多的哲理,为下文的展开铺了路,难怪族中长老称之为“千里驹”了。

康熙三十三年(公元1694年),就在30岁时,朱轼考中进士,担任潜江知县,有德政,以清廉审慎著名,后来又任陕西学政、浙江巡抚等地方长官。任浙江巡抚,上任伊始,便把“清吏治,正风俗”做为急务。他说:“查吏莫先于奖廉惩贪,厚俗莫要于云奢崇俭。”就是说,要考察官吏,没有比奖励廉洁惩办贪污更重要的;要使风俗淳厚,没有比禁止奢侈、崇尚更要紧的。他下令取消巡府衙门的额外摊派,精简巡府的出入仪仗队。他办理政事十分勤勉,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办、亲自过问。因为他自奉廉洁,以身作则,把境内治理得井井有条,号通国第一。特别是他治海水,更是功绩著显。

清代,海宁、上虞一带多是海患,海潮给人民造成了灾难。在元代、明代筑提塘,提基尽是浮沙,多次崩塌。朱轼经过实地考查,反复研究,认为只有采用“水柜法”筑石堤,才能保持永久。所谓“水柜法”就是用松树、杉树等耐水木材,做成长丈余、高四尺的水柜,内塞碎石,横贴堤基,使其坚固,再用大石高筑堤身,附提别筑坦坡,高度大约为提身的一半,仍然用木柜为主干,外面砌巨石二三层,用来保护提脚,从此以后海担坚固,沿海的老百姓免除了水患。

康熙五十九年,朱轼任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,雍正三年授文华殿大学士,这就是担任宰相的职责了。朱轼救济灾民,安定社稷,保卫巩固边疆,都作出了贡献,成为了一代名臣。

精彩阅读连接

世界自然人文经典奇观(426)

中国自然人文经典景观(395)

毛主席照片著作诗词书…(54)

世界中国名牌大学经典(76)

书橱经典收藏(353)

历史大事件精选(293)

经典英雄人物事迹(49)

上海世博会经典照片(36)

经典博文(296)

人生处世处事经典(483)

健康养生经典(241)

经典字画玉瓷石雕篆刻…(392)

经典文史地基础文秘法…(73)

其他经典(319)

我的有感而发(24)